我院承担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16-10-12浏览次数:2965


2016919,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高空急流月-季尺度变异关键信号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结题验收会。会议由李维京研究员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黄卓高工、金荣花正研高工、李建研究员、钟中教授、陈海山教授、高枞亭正研高工。会议首先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张耀存教授代表项目组所做的结题报告,随后专家组进行了充分的质疑和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项目从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东亚高空急流的变异规律,提出了东亚高空急流变异信号定量表征和监测方法,研究了急流协同变化与梅雨期降水、冬季冷空气活动、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关系,揭示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强弱变化可分别反映低纬暖湿空气、高纬冷空气的活动特征,因而急流协同变化可以作为冷暖空气活跃程度的监测指标,对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以及梅雨期降水位置和强度预报具有应用价值。在综合考虑大气环流和海温等因子的基础上,引入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及其协同作用,建立了梅雨期降水和冬季极冷日数预测方法和模型,回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二、项目提出的高空急流监测指标已用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业务,并在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活动中心门户网站(英文)得到应用;同时,项目提出的预报方法已在江苏省气候中心等业务单位的梅雨期降水和冷空气活动预测中得到应用,有一定预报能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文档资料齐全,已通过财务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高空急流月-季尺度变异关键信号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单位为南京大学,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台等单位共同承担,张耀存教授任项目首席。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变化为切入点,揭示高空急流变异规律,提取高空急流变异前期关键信号,研制业务监测技术,开发高空急流变异先兆信号在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应用技术。通过综合集成,完善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拓展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思路和视野,为提高我国短期气候业务预测准确率提供科技支撑。

  •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气科学楼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