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风采 | 涂长望讲师团pick南京艺术书展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1951



合照


1017日,秋雨初歇,仙林微凉。为增加团队凝聚力,加速“破冰”,并提高讲师团团员的审美意识,讲师团组织精心组织了南京艺术书展参观活动。下面,就让这篇文章,带着你我一起“云”回顾这次南京艺术书展之旅吧。

早上9点,涂长望讲师团十几名小伙伴如约出发,提前规划了半个多月的南京艺术书展(NABF2020)之旅启程啦~

出发


NABF 2020由南京不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共有200家展商参展,以艺术书、zine为主线,从手工书的艺术性、纸张和印刷工艺的多样结合等多个方面,向公众传播自出版和纸本的美好,推动艺术书展的生生不息的发展。

进馆


展览共分三个展区。诸多展品中,有沾染着碎花香气的手工纸、,有传承传统工艺的凸版印刷,有睡前一画的作品集,还有影射作者内心世界的各种奇思妙想。参与本次活动的小伙伴们无一不被充满新奇创意的艺术作品吸引,在认真观看的同时,也不时与设计师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在艺术的熏陶下,讲师团成员也在意犹未尽中度过了这值得慢慢回味的几个小时。(此处可放成员认真看展的几张照片,然后把下面的展品照片做个拼图)

部分作品


徜徉在这别样的精神世界,团员们或对作品本身,或对未来的工作思路都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怎么说吧~


张智煜: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一位摊主,他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猫咪拟人形象,并以两只可爱的猫咪为主角,制作了城市印象主题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所描绘的都是摊主自己对曾经游览过的城市最为深刻的记忆。有趣遗憾的是,摊主是第一次来南京,所以那个系列中并没有南京主题的明信片。摊主表示,展出到现在已经至少有50多位参观者来问了这个问题。很期待未来能有南京印象明信片的诞生。

工作灵感:这次参观也了我们工作上的灵感,讲师团内建活动除了传统的破冰活动、小游戏等形式之外,也可以考虑更多类似集体出游的形式,提高团员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毛毛:这是一次“在手上的展览”,2020年疫情期间,创作者们逐步感受疫情带来的具体变化,给出了各自的观察。涵盖报纸、声音+气味、摄影、散文、插画、短篇小说、记叙文、纸艺、翻页动画书、行为+地点装置、单幕剧&诗、手工模型等12种形式的作品。

这套作品中,最打动我的作品是一件印有文字的纸制口罩。它一面印着“Won't infect you 不要传染给你”,另一面印着“Don't infect me 不要传染给我”。拿着这件作品时难免要在哪面朝外做出选择,不难想到文化差异在这两个选择中导致的冲突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反思。

 “病毒星球”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一颗被病毒“占领”的星球,也可以理解为疫情期间的地球,内容是关于“病毒”和“病毒式传播”影响下的新闻、传播、热点等讯息,生动活泼,新颖可爱,又让人不由得回想过去的大半年而百感交集。

印象最深的趣事是,彭海航同学与设计师禮義(微博@L禮義Y)的交流。当时,大家都被一本名为《平流之境》的书吸引(相关介绍:https://artand.cn/article/1SQH)。彭老师翻看了书的内容后,与设计师就平流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敬请期待vlog彩蛋之彭老师小讲堂!)


闵隽玉:虽然自认为不算是一个文艺青年,但在艺术书展走马观花,也看到了这一个个手工艺术品里迸发的创意与灵感,这里有精致的手绘明信片,创意四射的海报,精美多样的胸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手绘明信片系列,在这些明信片上有一只立体的猫猫,它的背景是手绘的教堂、草原、海边,这一系列的明信片讲述了一只猫的旅行故事,整体绘图与制作惟妙惟肖。

这次书展的参观也给了我一些对今后讲师团工作与活动的思考,我们讲师团进行科普工作,也可以借鉴这些艺术品里的创意与灵感,从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让我们的科普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灵动,更加有创意。


日色渐晚,讲师团成员也满载收获与喜悦,于下午四点安全回到仙林校区。周末时光,悄悄过去,留下小回忆,讲师团走进南京艺术书展的一天圆满结束了,而新学年的活动才刚刚开始。讲师团成员将制作本次团建活动的vlog,让我们一起关注涂长团讲师团B站账号,一起期待vlog中记录的美好瞬间与大家的笑颜;也让我们一起期待,在这个古朴安静有韵味的城市,涂长望讲师团发出更多严谨有趣的更多严谨有趣科普声音!



  •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气科学楼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