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熠
张熠,女,江苏徐州人。yl6809永利官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获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任教,2010-2011年期间于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程“气象业务自动化”、“流体力学”和“动力气象学”等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现任国家一流课程《动力气象学》课程负责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等。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六完成人),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九完成人)。曾任中国气象学会兼职副秘书长。
Email: yizhang@nju.edu.cn
办公地点:仙林大气楼 C402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03年)
本科生课程《程序设计》(2004年)
本科生课程《气象业务自动化》(2005、2006、2007年)
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流体力学》(2006、2007年)
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动力气象学》(2008-今)
本科新生导学课程《你的未来气象人生》(2015、2016)
本科新生课程《追梦大气未解之谜》(2017-今)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气动力学》(2013)
在线开放课程
智慧课程《动力气象学》(http://ai.zhihuishu.com)
中国大学MOOC网《动力气象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003608005)
教材
动力气象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合著)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台风发生发展理论与精细预报技术研究,2022-2026,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登陆台风残涡暴雨形成的外部环境条件与内部动力过程,2026.1-2029.12,主持
代表性论文
Zhang Y and Z.-M. Tan, 2002: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iurnal wind variation in a variable eddy viscosity semi-geostrophic Ekman boundary layer model, Meteoro. Atmos. Phys., 81,207-217.
Zhang Yi and Tan Zhemin, 2007: Effects of surface drag on low-level frontogenesis within baroclinic wav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0(2), 306-319.
Zhang Yi, Tan Zhemin*, and Chu Kekuan, 2016: Effect of Surface Drag on Upper-level Frontogenesis within a Developing Baroclinic Wave. J. Meteor. Res., 30(5), 706-718 , doi: 10.1007/s13351-016-6018-x.
张璐,张熠,周博闻,2020:水平湍流混合对莫拉克(2009)台风强度及结构的影响.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5) , pp.616-629.
Wang, Q. W., Y. Zhang, K. F. Zhu, Z. M. Tan, and M. Xue, 2021: A case study of the initiation of parallelconvective lines back-building from the south side of a mei-yu front over complex terrain. Adv. Atmos. Sci., 38(5), 717−736.
Gao Y, Zhang Y, Lei L and Tang J, 2023: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treme rain ev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produced by Typhoon Lekima (2019). Front. Earth Sci. 10:1093545. doi: 10.3389/feart.2022.1093545.
论著
中国南方beta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结构与机理,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合著)
科研获奖
2006年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一等奖 (6/6)
2014年 江苏省科学进步奖 一等奖 (9/12)
2024年 中国气象十大科技进展(3/4)
教学获奖
2010年 首届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
2016年 南京大学第十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2017年 南京大学首批百层次优质课程主持人
2019年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教材(修订)”《动力气象学》
2019年 南京大学魅力导师
2020年 《动力气象学》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排名1/9)
2020年 《动力气象学》获智慧树网“双一流高校专业课程Top100”
2020年 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排名4/10)
2022年 南京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排名2/9)
2023年 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
2024年 南京大学课程思政专项奖